梵文:shabda;藏文:sGra
琴或一对铙钹把音乐欣赏比作能听到令人愉悦之声的听觉器官,偶尔也会画上一对锣或一支笛子。在传统上,琴1被画成中亚和汉地的四弦琴或五弦琴。琴体呈梨状,由一个精制的锥形指板和旋轴箱组成,旋轴箱的形状宛如神话中的神兽或神鸟。琴体通常画成左斜摆放在镜子后面,与演奏时的位置相仿。琴的上半边缘也可呈直线条,其外表与阿富汗的“拉巴巴”2琴相同。琴颈的上半部常绘有悬垂的流苏或一块丝绸。

在蒙古唐卡上,琴的形状与传统的马头琴3相同。这个双弦的弦乐器有一个长方形的共鸣箱,弦轴箱饰有雕刻而成的马的头颈。在汉式唐卡上,琴的形状像汉地的两弦琴,汉文称之为“二胡”或“胡琴”。在藏文中,它被称作“也”4。这种乐器的共鸣箱又小又深,呈圆筒或六边形,较薄的圆形木琴颈穿过琴的上半部,弦轴箱上方安有龙头雕刻。在印度式的唐卡上,琴的形状像印度的一种维那琴5。两个谐振葫芦固定在一个管状的木质或竹制的长琴颈上。

在画出金色铙钹来代表“声”时,一般常把它们画成对称摆放在供碗前方的中央处。铙钹中孔处用一根装饰性的丝彩带打圈系紧。铙钹的形状如同钟铜制成的藏式小手钹1直径约三英寸,能发出持续的高音铃声。寺院仪式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巨大的青铜铙钹,它能发出撞击声。作为供奉给善相神的供物,寺院使用的扁平状铙钹2用于怀柔护摩仪式,而圆形铙钹3用于诛灭护摩仪式。在绘制铙钹时,它们常被画成一对对称摆放的金属碗,两个碗中间放有一对木槌。布圈垫在其底部以减少敲击产生的共鸣。中国的锣和蒙古的锣4可能是这些象征物的原型,它们出现在后期的藏族艺术之中。在新时期精神运动的现代神话中,锣逐渐被称作“会唱歌的藏式碗”。许多不可思议的、具有神力的传说已被移植到现代历史中及演奏技术的改革上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黄铜碗或青铜碗首次出现在流寓海外的藏人的货摊上,但实际上它们只是这些人吃饭的家什或供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会唱歌的藏式碗”已大批量生产以满足印度和尼泊尔的旅游市场,但有关它们在古代西藏作为神奇乐器使用的故事则成了一个现代版的神话故事。

在绘制笛子时,常常把它画成印度竹笛或中国长横笛的形状。笛子用竹子制成,有六个或七个指孔和两个吹孔。在演奏时,要用一片薄薄的笛膜盖住较低的那个吹孔,这样,笛子就会发出颇具特色的鼻音或发出卡逐笛5般的声音。笛子一般斜放在镜子后面,其上端通常系有一条丝制挂穗。

以上摘自《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
关于特殊形式-五妙欲
五妙欲是最为精妙的组合,可以吸引或迷住色、声、香、味、触五种感官。在传统上,五欲供的形式如下:1)镜子表示“色”;2)琴、铙钹或锣表示“声”;3)焚香或盈满香料的海螺表示“香”;4)水果表示“味”;5)绫罗表示“触”。

作为令人感官鱼跃的器物主要是敬献给善相神和世系大师的。此时,它们象征着取悦获得圆满的一种欲望,就施主而言,则代表着他们断欲的一种姿态。在传统上,它们被放在神祗的莲花座或宝座下,与供碗组合在一起。但它们也可画成单独的象征物或是云生天神的手持器物。在众多的佛教仪式中,这五种象征性供物经常作为供品敬献给住持喇嘛。此时,一般是一面镜子或一个小金轮、一对铙钹、香或一个海螺、一盘新鲜水果或糖果及一块丝绸。五欲供或其他成组的吉祥符号也可画在许多仪式中象征性使用的长方形“扎嘎里”1上。酥油花造型极为精美细腻,色彩艳丽,也是由五欲供及其他各组供物组成,用于一些独特的仪式或节日。在这些节日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每年藏历正月十五日在拉萨举行的“大祈愿法会”2。每逢此时,拉萨各大寺院会竞相制作最优质的酥油花。酥油花与锥形供物“朵玛”形状相似,一般高达十多英尺,是几周艰辛劳动的成果。在拉萨主持大昭寺3外夜间举行比赛,届时达赖喇嘛要评判胜出的酥油花。

五欲供与五佛有关,是五蕴4和五官的感官器官。大日如来代表“色”(识),即视觉,镜子是其象征物;宝生如来代表“声”,即听觉,象征物为琴或铙钹;阿弥陀佛代表代表“香”,即味觉,象征物为琴或盈满香料的海螺;不空成就如来代表“味”,即味觉,象征物为水果;不动如来代表“触”(或“色”),即触觉,象征物为丝绸。

在金刚乘佛教中,五欲供被化为手持五欲供的五大供养天女。

以上摘自《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
展开
-------------------------------------

编号:tsxs0087

中文名称:声

英文名称:梵文:shabda;藏文:sGra

标签:特殊形式

翅膀:否

双身:否

五妙欲其他本尊

梵文:rupa;藏文:gZugs

梵文:gandha;藏文:Dri

梵文:rasa;藏文:Ro
点击查看所有五妙欲本尊(共4件)
声相关主题

特殊形式-五妙欲

点击查看所有声拍卖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