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股叉的字面意思是“三齿”,梵文称作“trishula”,其意为 “三个大钉或三个尖”三股叉是许多古代文化颇为熟悉的一种象征。作为渔叉,它是希腊和罗马水上神灵海神1和海王星神2。在现代星学中,三股叉象征着“ 上水”的海王星。三股叉也与宙斯的雷电和朱必特神的三个雷电有着肖像画法上的密法联系,这些东西常以三股叉的形式出现。早期基督教采纳了犹太教3献祭用的三股叉,代表圣父母、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但在中世纪时期,它变成恶魔的象征,成为撒旦1或恶魔般之人2的草耙。
三股叉的象征符号最初出现在米索不达美亚3和印度河流域的古哈拉帕文明的泥印上。在哈拉帕的文 明中,它可能是湿婆的早期象征物。在吠陀神话中,三股叉被看成因陀罗的金刚杵或“雷电”上的三股叉(他的金刚杵最初被画成双头叉状)。在印度教中,三股叉是湿婆的象征,代表着他的意志力、智力和业力“三力”,也代表其品德超越三功德4。这些品德与创生、保护和毁灭之业相符。在印度教中,它们被拟人化为印度的三位一体梵天、毗湿奴和湿婆,而“A-U-M”的发音与种子符号“OM”的发音相同。湿婆的三股叉也象征着殊胜三界和“三时”。
湿婆三股叉上的三个股叉也指湿婆的“三河之主”5的化身。梵文词“triveni”指的是古印度的恒河、朱木那河娑罗室伐底河6三大河流在普拉雅格7圣地的交汇。在这人交汇处每十二年要举行一次大宝瓶节8。从密宗意义上来看,这个交汇处代表着阴(恒河)阳(朱木那河)脉道的会合,它们聚合在一起,然后融入中脉中(娑罗室伐底河)。娑罗室伐底河曾经是印度北部的一条大河,现已干涸,但在印度传说中,人们依然认为它是时隐时现的一条河。在印度各地每一座湿娑教神殿里都可以见到铁制三股叉。其杆代表中脉,通过这个脉道,军荼利女神9升腾与在轮冠的千瓣莲花上的其主(湿婆)结合在一起。
在早期印度佛教中,三股叉构成了佛了陀首批古代标识之一,作为“梵天冠”的标识出现在佛陀的脚印上。这象征着“三宝的三位一体的佛陀有关道德、禅定和智慧之教义的《大藏经》10。在金刚乘肖像画法中,湿婆教的三股叉被采纳,成为一种象征性的佛教武器,特别是与湿婆有关的神灵,在转轮王、怖畏金刚和大黑天神的武器。
佛教中三股叉通常置于红色檀香杆的顶端,底部用半截金刚杵、珠宝或球饰为饰。蓝色铁制三股叉的三个股叉代表三大脉道。三股叉延长的中间股叉一般被烈焰包围,象征从中央脉道升腾而起的“内火”。三股叉的两个外股叉上挂着铁环。这些环源自湿婆教的耳环供或手镯脚镯供的修法,象征着对湿婆的离弃和背叛。两个代表“二谛”的结合;四个环代表“四无量”;六个环代表“六度”。在铁制三股叉的下面常有一个干枯的骷髅,骷髅的下面常悬挂着一个红色的牦牛尾拂和一个飘动的丝带或旗幡。从密宗意义上来看,干枯的白色骷髅代表经过中央脉道的白色菩提心露的下降,红色牦牛尾拂代表红色菩提心露的上升。
根据神的化身,三股叉也可以看成是三叉军旗11、三股矛12、三股叉短杖13或三股叉天杖14。三股叉的杆上常有一个飘动的三角旗(三股矛在后面将有介绍)。三股天杖的形状宛如插在一根长木杆上的三股叉,可以有干枯的骷髅、牦牛尾拂和丝带。三股天杖可以画成一个顶部带有三股叉的嘎布拉天杖,或者以更简单的形式,即:顶部是割下的人头或插有骷髅的三股叉。
作为手持器物,三股叉主要象征着断灭“三毒”,把原始的愚昧变成中股叉的智慧之火。三个股尖也象征着神灵的“殊胜三界”、“三时”、“三身”及空性或身、语、意的结合。三股叉的藏文词汇是rTse-gsrm”有三个尖”的意思,与代表“三根”或“三脉”1的词汇相近。此处,“三根指的是大乘佛教中的佛、法、僧三位一体,也指金刚乘中的大师、本尊和空行母的三位一体。
以上摘自《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
-------------------------------------
编号:tsxs0122
中文名称:三股叉
英文名称:梵文:trishula;藏文:rTse-gsum,Tri-shu-la
标签:特殊形式
翅膀:否
双身: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