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公元1357年(丁酉年)~公元141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在中国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北京等地区的喇嘛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铜质鎏金制成。
  
  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青海湟中县人,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10月25日,生于宗喀的一个佛教家庭,父亲是蒙古族,名叫达尔喀且鲁崩格(达鲁花赤daruqaci蒙古语“长官、长”之意,鲁崩格 ),母亲是藏族,名叫馨茂阿却,两个人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
  
  宗喀巴卒于明代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10月25日,享年63岁。因藏语称湟中(今塔尔寺所在地一带)为“宗喀”,故被尊称为宗喀巴...
(更多资料,点击查看)--------------------------------------------------- 
 
	
	
	
		
			-------------------------------------
			
							编号:Har0845
							中文名称:宗喀巴(持钵,施愿印)
							英文名称:Tsongkapa
							标签:格鲁上师 上师 宗喀巴 
							面数:1
							主脸脸型:人
							脸色:人 
							主脸眼数:2
							头饰:僧帽 
							手数:2
							手持物:钵(罐) 花(肩花) 剑 经书 
							手印:禅定印 施愿印 
 
							翅膀:否
							腿:2
							姿态:金刚坐
 
							身色:人
							特殊身饰:袈裟 
							双身: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