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拍品编号:PMJG4617

拍品名称:释迦牟尼

拍品年代:18th

拍品尺幅:58 * 41(厘米)

成交金额: 69,000 RMB

拍品类型: 彩唐

拍品地域:西藏

拍品材质:

拍品主题:人物

拍卖公司:嘉德

拍卖专场:旃檀林(2025-05)

拍卖时间:2025年5月

拍卖地点:北京

原始编号:1301

内容:

此幅唐卡,可谓是噶玛噶赤画派精美作品的一个极好范本。17世纪时该画派在西藏东部发展起来,其画作的特征是画面布局疏朗,留白较多,给人以空间广阔之感,且背景多采用浅淡的颜色,尤其善施绿色,画面的过渡空间多为绿基调。
画面中央是释迦牟尼佛,外披橙红色福田格纹袈裟,内里红色僧裙以绿绦束于胸下,右手作触地印,左于置腹前结禅定印,表现的是他证悟成道时的场景。佛陀面相清秀,尖下颌,眉眼嘴巴均偏小,也是噶玛噶赤画派人物肖像的一大特征;佛陀跏趺端坐于蓝、粉色花瓣的莲台上,安放莲台的宝座由两头白毛绿鬃小狮子支撑,即藏地传说中的雪狮。佛陀宝座后衬桃型背光,背光顶端绘展翅的大鹏鸟,将佛陀护于其羽翼之下,协助他的有两侧人形的龙神,头上各探出几个蛇头。金翅鸟绘制得格外精细:头上长角,脸型似牛,却配以鸟喙,口中衔金链。他伸展双手持金链两端,作展翅翱翔姿;其尾羽与双翼均呈深绿色,与头顶的墨绿色云朵和谐呼应。二龙神居于摩羯头上方,粉色身摩羯昂首口大张,嘴角边,即宝座靠背两端,是以三块绿松石代表的摩尼宝。摩羯之下是骑着龙的童子(通常为童子骑狮羊兽,此处以绿身色长龙代替了狮羊兽),其下是背着长寿瓶的大象,背光左右两侧图案对称,形成了完整的传统六拏具。
淡米色调的天界,三朵绿云承托着三位神祇,中央是红色身阿弥陀佛,端坐在幽幽放光的彩虹背光内,他头戴宝冠,周身飞舞着绿色帛带,双捧长寿宝瓶于腹前。他的左右是两位佛陀坐像,穿着袈裟僧衣,二人双手施两种不同形式的转法轮印。
背光左上角的山石树木之间,描绘着一头棕色的小猴向立姿佛陀献上碗,佛身边立弟子一位。这让人想起佛传故事中最著名的情节之一:毗舍离(Vaisali)国猕猴献蜜。左上角则是作触地印的坐佛,让人联想起历史上佛证道的时刻。
唐卡画面下方,左侧表现的是乾闼婆(香音神)在天空中庆贺佛证道,云朵下释迦牟尼的手势表明他正处于这一时刻,前景上还有信徒在向佛陀施礼,一身青色身相的金刚手在驱赶外道,另一组信徒在向他致敬。画面右侧,我们看到佛陀在一座看起来像皇家阁楼的小建筑物内传道,可能他是在向某位国王及其随从眷属说法。
整幅画作结构严谨,画工细腻,画面极其整洁,线条流畅,笔墨素雅古朴,融合了汉地文人画的诗意意境与藏地文化传统,令画面兼具儒雅淡远的文人气质与藏传佛教的肃穆感,是难得一见的藏地唐卡绘画精品之作。题材相似的作品,可以参考著名喜马拉雅艺术研究学者艾米·海勒著《西藏佛教艺术》(Tibetan Buddhist Art)中收录的一幅噶玛噶赤画派作品,与本场这一幅的内容与构图几无二致。
参阅:《西藏佛教艺术》(Tibetan Buddhist Art),艾米·海勒著(Amy Heller),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203页,图4-5。
展开
原始拍卖记录
查看释迦牟尼(触地印 禅定印)的本尊介绍
释迦牟尼(触地印 禅定印)拍卖记录
更多释迦牟尼拍卖纪录
更多~特殊题材-龙藏经本尊拍卖纪录
沪ICP备16039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