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臂文殊

拍品编号:PMJG3812

拍品名称:四臂文殊

拍品年代:13-14th

拍品尺幅:27 * 20(厘米)

起拍价: 150,000 RMB

成交金额: 172,500 RMB

拍品类型: 彩唐

拍品地域:藏西

拍品材质:

拍品主题:人物

拍卖公司:中贸圣佳

拍卖专场:观福慧海(2022-07)

拍卖时间:2022年7月

拍卖地点:北京

原始编号:2120

内容:

藏西
棉布矿物彩绘
公元10世纪末期,藏传佛教在历经百余年的黑暗期后,复兴的火焰在上下两路被点燃,并迅速以燎原之势席卷了整个雪域高原,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无疑是藏传佛教再次弘传的核心所在。自吐蕃王裔欧松一系西迁至阿里地区并在此建立地方政权后,其后代以崇奉佛教而名载雪域佛教历史。佛教在藏西地区广泛传播的同时,佛教艺术也随之迅猛发展。由于其独有的地理位置,使藏西佛教艺术深受克什米尔艺术的影响,但在12至15世纪这一时期,由于古格王国的衰落,以及藏中地区的佛教高僧远赴藏西地区弘法,使藏西地区的佛教体系开始向藏中地区靠拢,佛教艺术也从克什米尔艺术范畴向帕藏艺术进行转化,其艺术作品反映出较多印度帕拉艺术和尼泊尔艺术的风格特点,此幅四臂文殊唐卡就是这一历史时期藏西地区佛教艺术演变的例证。
唐卡画面中,主尊头戴多层三角冠饰,面庞方圆,额头形似弯弓,表情肃穆庄严。上身袒露,钏镯等饰物一应俱全,左上臂当胸结印,左下臂持弓,右上臂高举智慧剑,右下臂结期克印。下身着紧身长裙,跏趺坐于莲花座上。画面上方绘阿弥陀佛和金刚总持,画面下方绘黄财神、四臂吉祥天母等护法众,还绘制有两位萨迦高僧和供养人。从唐卡艺术风格来看,反映出较多帕拉艺术的风格特点。菩萨所戴的花冠分为多层,叶片呈三角形,与帕拉艺术作品中人物所戴花冠如出一辙。人物脸型长圆,眉眼上挑,额部呈弓形,这也是帕拉艺术的人物造型特点。同时,尼泊尔艺术也有着较多体现,主尊背光中涡旋状的卷草纹饰,更趋壮硕的身躯等,都是尼泊尔艺术的独特偏好。相比藏中地区帕藏艺术和尼藏艺术的绘画作品,我们也不难从这幅唐卡中找到藏西地区佛教艺术的区域特色,除了绘制随意性较强,画面略显粗犷外,其独特用色无疑更具有代表性。画面设色偏好浅蓝和白色,与藏西地区佛教绘画完全一致;主尊两侧植物茎上的飞鸟造型,其艺术表现形式在藏西地区极为常见。画面下方所绘的护法神及高僧、供养人,其构图布、人物造型及色彩运用,都能在阿里地区早期壁画上找到范本,可见,此幅唐卡应为13-14世纪前后藏西地区绘制的唐卡作品无疑,不论迎请供奉还是收藏研究都是极佳的选择。

展开
原始拍卖记录
查看一面四臂文殊金刚的本尊介绍
一面四臂文殊金刚拍卖记录
更多文殊-四臂文殊拍卖纪录
更多文殊-《Namasangiti续》文殊-文殊金刚拍卖纪录
更多文殊-《Namasangiti续》文殊拍卖纪录
更多文殊拍卖纪录
沪ICP备16039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