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铤大黑天

拍品编号:PMJG2555

拍品名称:执铤大黑天

拍品年代:17th

拍品尺幅:58 * 40(厘米)

起拍价: 80,000 RMB

成交金额: 368,000 RMB

拍品类型: 黑卡

拍品地域:西藏

拍品材质:

拍品主题:人物

拍卖公司:大羿

拍卖专场:传馨(1811)

拍卖时间:2018年11月

拍卖地点:北京

原始编号:0215

内容:

以黑色为基底,用纯金色勾勒,点缀少量色彩或象征性的晕染出人物和景物的主要结构及明暗,意趣神秘而深沉,这就是藏传佛教艺术中与彩绘唐卡一脉相承,而又自成一体的绘画形式—黑唐卡,藏语称『那唐』。|忿怒相神祇的绘像乃借由表达怖畏来彰显密教教法对于排除成道路上一切障碍之力量,而黑唐卡的流行缘起来自于唐卡画师在描绘忿怒相本尊时如何在平面空间中创造出更具有张力和隐秘力量的视觉效果,以传达本尊特别是密宗护法神所具有的无上力量。这些神灵的形象具有原始粗朴、威猛雄强、神秘深沉等诸多特点,从而能以强大的威慑力达到弘传教义、护持佛法、维系神权之目的。因此,黑唐卡成为藏传佛教艺术中偶像崇拜必不可少的庄严法器。|黑唐卡的源流来自于汉地佛教手卷中以金色或银色颜料在深紫色背景的绢纸上所描绘的佛教主题画面,或是12-13世纪时来自尼泊尔以发光颜料书写的经文手稿。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出现于14世纪,并在17世纪后达到兴盛。黑唐卡惜色如金,画面保留很多黑色背景的表现手法,与中国写意绘画中以白计墨、以虚代实的表现手法如出一辙,更为强化了黑唐卡深沉、空灵和玄秘的宗教意蕴。|整幅唐卡画面在黑色布景的平面中,金色的运用达到了极致。画师以金色的线条勾勒出本尊的轮廓,进而创造出诡秘的气氛与华丽的视觉体验。主尊的四周围绕着的烈焰,以红色晕染并金色线条勾勒描绘,搭配主尊身后红色逐渐向背景色渐变晕染的技法,进而生成了本尊仿若由背景中浮现出来的意象。这样的效果映射了修行者在修行次第时观想本尊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与此同时,此幅唐卡的整体风格,特别是火焰的画法具有典型17到18世纪早期的勉萨风格黑唐的特征,应为此一时期勉萨风格进入成熟时期的巅峰之作。现在遗存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拉萨哲蚌、色拉、甘丹三大寺的壁画、唐卡多为勉萨画派画师所绘,西藏绘画发展到这一画派时走向了成熟和繁荣。|主尊大黑天,头戴五骷髅冠,表征着五种阻碍修行的毒心,其怒发上竖,三目眼角以鲜红色为强调,獠牙外露,生动的表现出主尊忿怒的神情。其身着交领袍衣,右手高举执一支巨大的木雕漆,左手捧嘎巴拉,左臂弯夹嘎章杖,以右屈左展的战斗姿态,足下踏象征外道的仰卧人,安住于般若烈焰之中,火焰稍加着色晕染,烈焰舞动之神韵跃然纸上,不论是其面部的夸张生动表现,还是所持的各种法器,皆欲达成及呈现忿怒尊强烈怖畏的效果。唐卡周围众多的忿怒像的护法形象和主尊手持的法器,以及最上方的莲花生大师可以看出此幅唐卡应属于宁玛派传承的三种大黑天形象中最为稀见的持镢大黑天形象。|众所周知,大黑天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护法之一,其信仰自元代得到宫廷王室支持后,得以广泛传播,国家统治也因这种信仰力量得以巩固,从而成为国家的重要护法神,一直延续到清代,其重要性可见非同一般。同时,通过参考藏、汉文的历史及宗教文献,此类大黑天形象及其绘画风格对于藏东地区的汉藏融合情况的研究也颇具价值。|此幅唐卡画中人物鲜艳而对比的色彩描绘在彷若幻象的幽冥空间之中,在黑色背景下通过大量运用红色、绿色和蓝色来描绘火焰、部分衣裙以及主尊身体,用金色勾绘轮廓、衣纹及图案,淋漓尽致的展现出饱含力量的强烈视觉效果。如此大尺幅矿物颜料绘制的画面为对称式构图,所用布料也为非常贵重精致的细面薄棉布,非当时一般财力所能为之。唐卡所绘各形象布满画面,内容丰富,线条细密有力,繁而不乱,色彩晕染层次分明,很好的烘托出主尊绚烂多姿的护法神像及智慧威猛的宗教特质,为西藏东部17至18世纪黑唐卡的典范之作。|黑唐卡艺术在藏传佛教密宗文化的教理仪轨内涵下产生,是藏传佛教文化思想的大智创造,凝聚着无数代高僧大德、民间画师的智慧。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浓烈的地域特色、神秘的宗教意蕴、质朴的民族情愫和深刻的人文精神,广泛流播于藏传佛教文化圈内,黑唐卡因此也成为高僧大德、学士名流供养珍藏的极品。
展开
原始拍卖记录
查看贡布措达(措达怙主)的本尊介绍
贡布措达(措达怙主)拍卖记录
更多大黑天-贡布雷滇-贡布措达拍卖纪录
更多大黑天-贡布雷滇拍卖纪录
更多大黑天拍卖纪录
更多~特殊题材-大宝伏藏-Rinchen Terdzo Contents List\TA拍卖纪录
沪ICP备16039999号-1